最新公告  
首 页 旅游服务 景点介绍 长城图库 最新动态 长城文化 走进长城 大事记 文明旅游
首页 > 长城文化 > 长城史话:
   
  长城画廊
  长城史话
  长城书法
  长城诗集
   
  八达岭长城景区导游图
  交通指南
  购票须知
  购物指南
  游客服务中心
  就餐指南
  常用电话
   
  长城博物馆
  球幕影院
  残长城
  古崖居
  水关长城
  岔道古城
   
  斯斯说创城第二期
  延庆乡亲文明十条
  斯斯说创城第一期
  文明出行
  核心价值观
  文明延庆
  行业规范和诚信经营
  防疫公益广告
  公勺公筷
  文明旅游
  文明健康有你有我
  安全距离,一米间踞
   
  八达岭长城简介
  八达岭荣誉室
  共青团接待站
 
秦代的长城与国防

关闭本页       
  秦代的长城与国防
摘自《中国军事通史·第四卷·秦代军事史》
秦始皇东灭六国、北击匈奴、南平百越,为了维护和巩固其空前统一的封建帝国,陆续采取了一系列国防建设和边防守备的重大战略措施。诸如大规模修建万里长城,在内地和边防开筑驰道、直道、新道、五尺道,建立全国性的粮食战略储备体系,以及派重兵屯戍边疆和徙民实边等等,都是秦代国防事业中的荦荦大端。从此,在我国历史上建立起空前统一而强大的国防。
  第一节 万里长城——伟大的军事工程
  一、长城的出现和万里长城的修建
  春秋战国时期,由于战争的频繁、激烈和规模的不断扩大,军事筑城技术广泛发展起来。各诸侯国为了防御邻国的突然袭击,常常在自己的边境上修筑一些关、塞、亭、障等守备设施,后来又进一步把关、塞、亭、障用城墙连接起来,或把大河堤防加以扩建,便出现了所谓长城。我国历史上出现最早的长城是楚国的方城,约建于公元前7世纪,位于今湖北竹山至今河南泌阳一带。到战国初期和中期,随着兼并战争的加剧,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各主要诸侯国都纷纷筑起互防长城。今山东境内,有齐国修筑的西起平阴(今平阴东北)东连琅邪(今胶南南)海滨的长城。今陕西东部,有秦国沿洛水西岸修筑的“堑洛”长城;有魏国沿洛水东岸修筑的河西长城。今河南中部,有魏国修筑的河外长城;有郑、韩两国相继修筑的郑韩长城。今河北境内,有燕国沿易水北岸修筑的易水长城;有赵国在今临漳、磁县一带修筑的漳滏长城;还有中山国在今河北、山西交界一带修筑的中山长城。除这些内地诸侯互防长城外,在战国中后期,由于匈奴、东胡、林胡、楼烦等游牧部族的日益强大和南下,秦、赵、燕三国都修筑了规模颇为巨大的边地长城。其中,秦国的边地长城建于昭王灭义渠之后,西起临洮(今甘肃岷县),沿洮水东岸北上至狄道(今甘肃临洮),转向东南至今甘肃渭源,向东北越六盘山,经今宁夏固原、甘肃环县、陕西吴旗,至今陕西安塞境内分为两支:一支向东,经今绥德北上,止于秦的上郡治所肤施(今陕西榆林东南);一支向东北,经今陕西横山、榆林、神木,达于今内蒙古托克托县十二连城附近黄河岸边。赵国的边地长城建于武灵王破林胡之后,筑有阴山南北两道长城:阴山南长城,西起今内蒙古乌拉特前旗,经今包头市北沿乌拉山下及大青山南坂而东,经今呼和浩特市北,东至今卓资;阴山北长城,西起高阙(今内蒙古杭锦后旗东北),由今乌加河以北向东,直达呼和浩特市西北。燕国的边地长城建于秦开破东胡之后,西起今河北怀安西北,向东北至今内蒙古正蓝旗西南,再向东经今河北围场、内蒙古赤峰市南、辽宁阜新市北、开原县东南,转而南下,达于(氵贝)水(今朝鲜清川江)入海处。这就是秦统一前内地长城及边地长城的分布概况1。
  秦始皇统一中原后,一方面下令“堕坏城郭,决通川防,夷去险阻”2,以利国家的统一,从而全部拆毁了内地的诸侯互防长城。另一方面,出于抵抗匈奴、加强国防的需要,不仅没有拆毁边地长城,而且在上述秦、赵、燕王国边地长城的基础上,进一步大规模地加以修葺、连接和增筑,遂出现了我国历史上闻名古今中外的秦代万里长城。
  秦代万里长城的修建,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共12年之久。第一阶段,由秦始皇二十六年至三十二年(前221——前215年)。这时刚刚平灭六国,国内正紧张地进行一系列改革和推行巩固统一的各项措施,对匈奴采取的是战略防御方针。在这一阶段中,为了确保边境的安全和为下一步对匈奴实施战略反击做准备,重点维修了原秦、赵、燕三国的边地长城,并新筑若干部分,以使其互相连接。《史记·秦始皇本纪》二十六年载:“地东至海暨朝鲜,西至临洮、羌中,南至北向户,北据河为塞,并阴山至辽东。”这段史料既指出了秦初的边界,也指出了秦初长城的走向、维修与新筑的段落和开始修建长城的时间。自战国中后期起,中原各诸侯国与北方游牧族相邻,无不筑长城以为界,边界所至之处,亦即长城所建之处。秦代更是如此。所谓“并阴山至辽东”,正如唐人张守节《正义》所云:“从河傍阴山,东至辽东,筑长城为北界。”也就是说,秦灭六国的当年即开始了维修和新筑长城的工程,这里维修的是原赵国的阴山南长城(阴山北长城此时尚为匈奴所控制)和燕国的边地长城,并新筑二者之间的段落,使其互相连接。所谓“北据河北塞”,指的是原秦国边地长城的东端和赵国阴山南长城西端之间的一段黄河,这一段从前无人筑城,现在通过筑城立塞,从而把秦、赵长城连接起来。所谓“西亚临洮、羌中”,就是指在维修原秦国边地长城的基础上,进一步将其延伸到羌中。羌中指的是羌人聚居地,遍于今青海湖以东各处,这里所指为今甘肃永靖、兰州一带,亦即新筑自狄道沿洮水向西北与黄河相连的长城。所谓“东至海暨朝鲜”,就是指秦界东临大海,其东北边境把原燕国的边地长城加以延伸,直到秦代辽东郡的东南端3。这就是秦初第一阶段维修和新筑长城的全部工程。过去,人们往往认为秦代修建万里长城开始的时间是秦始皇三十三年4,即蒙恬击败匈奴、收复河南地以后,或认为开始于秦始皇三十年5。上述史料表明开始的时间是秦始皇二十六年,而且《史记·蒙恬列传》说:“始皇二十六年。蒙恬因家世得为秦将,攻齐,大破之,拜为内史。秦已并天下,乃使蒙恬将三十万众北逐戎秋,收河南。筑长城,因地形,用制险塞,起临洮,至江东,延袤万余里。于是渡河,据阳山,逶蛇而北。暴师于外十余年,居上郡。”这段记载表明,修建万里长城的工作是在蒙恬的主持领导下进行的,蒙恬为了击匈奴、筑长城,前后共“暴师于外十余年”。而蒙恬开始击匈奴的时间是秦始皇三十二年,到秦始皇三十七年蒙恬被秦二世赐死,首尾不过6年,是远不足“十余年”的。事实是,蒙恬自秦始皇二十六年破齐之后,遂即开始率兵屯边、防御匈奴,兼筑长城,经过长期准备,而后才出兵反击匈奴,击败匈奴后又进一步修筑长城,所以才“暴师于外十余年”。但是,由于第一阶段的重点任务是维修旧长城,新筑部分不多,工程量不大,主要是由蒙恬所率部队和沿边郡县军民完成的,没有大规模动员全国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因而史书上对这段情况的反映比较少。
  第二阶段,自秦始皇三十三年至三十七年(前214——前210年)。这时形势已发生巨大变化,秦始皇巩固内部的工作已经完成,边地长城的修缮已基本结束,边防已经巩固,对匈奴作战的各项准备皆已就绪,已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并取得重大胜利。秦始皇三十二年,蒙恬大败匈奴军,一举收复河南;次年又渡过黄河,攻占高阙,控制了阳山、北假一带,从而使秦代的边境向北推进很远。为了巩固新占领的地区,于是开始第二阶段修建长城的工作。第二阶段的任务共有两项。一是“自榆中(今甘肃榆中)并河以东,属之阴山,以为(四)十四县,城河上为塞”6。也就是从今天的甘肃省兰州市、榆中县一带开始,同第一阶段由狄道沿洮水向西北延伸的长城相连,沿黄河而东,直到与阴山相连,即与原赵国阴山南长城的西端相连,并在沿河岸边修建44座城塞,建立44县,从而加强沿河的防御,二是在高阙、阳山、北假一带“筑亭障以逐戎人”7。也就是重新修复赵武灵王时所建的阴山北长城,并自高阙向西南延伸很长一段,直至与当时的流沙(今巴丹吉林沙漠、滕格里沙漠、乌兰布和沙漠的总称)连接;向东与原赵国阴山南长城会合后,于今内蒙卓资一带转向东北,逶迤于今内蒙商都县北、化德县南、河北康保县南,在今内蒙太仆寺旗一带与原燕国的长城相连。这两项任务都是以新筑为主,包括修复赵武灵王的阴山北长城,由于匈奴的长期破坏,亦和新筑相仿。加之地形复杂,多行于崇山峻岭之中,因而任务十分艰巨,仅靠蒙恬所率部队和沿边郡县的军民是难以完成的,遂大规模地动用了内地的人力和物力。《淮南子·人间训》说:“秦皇挟录图,见其传曰:‘亡秦者胡也。’因发卒五十万,使蒙公、杨翁子将,筑修城,西属流沙,北击辽水,东结朝鲜,中国内郡挽车而饷之。”司马迁曾亲身游历秦代长城,他在《史记·蒙恬列传》的结语中说;“吾適北边,自直道归,行观蒙恬为秦筑长城亭障,堑山堙谷,通直道,固轻百姓力矣。”《水经·河水注》中引杨泉《物理论》说:“始皇使蒙恬筑长城,死者相属,民歌曰:‘生男慎勿举,生女哺用餔,不见长城下,尸骸相掌柱’”。据估算,当时投入筑长城的部队约50万,民夫约50万,总人力不下100万。由此可知,秦代劳动人民为了修建万里长城,不知付出多少牺牲和巨大的代价!
  二、万里长城的结构和布局
  长城不是一道单纯孤立的城墙,而是以城墙为主体,同大量的城、障、亭、标相结合的防御体系。城墙是一道高大、坚固而连绵不断的长垣,用以限隔敌骑的行动。一般修建在险峻的山梁岭脊之上或大河深谷之侧,以便“因地形,用制险塞”;只有草原、荒漠、川旷无险之处,才平地起城。筑城的基本方法是夯筑,如今甘肃临洮长城坡的秦长城遗址,即为夯筑而成。长城坡在临洮东约50里,两山夹峙,形势险隘,秦长城即跨于两面高山之上,可谓险上立险。半坡上有一个巨大的豁口,俗称长城口。长城口实为古代关隘,从其南恻倒塌的断面看,最下一层为生土,高约l.5米;生土之上为压实的黄土,厚约3米,进深残存约10米;黄土之上筑有夯土层的城墙,墙高残存约2米,宽约3.5米,夯土层厚6、7、10厘米不等;其结构与南北两侧的长城城墙相同,并彼此相连。在长城口南北两侧的长城,各保存约200米,其延伸部分已难以辨识。与长城口相连的长城断面,呈一梯形,高约2.5米,上宽约2米,基宽约3.6米,夯土为黄色粘土并夹有碎石。从断面看到的长城城墙,上部已裂塌成尖堆状,现存高约2.8米,下宽约2.9米,夯土层厚6至9厘米,夯窝不甚规则,直径一般3——4厘米,属于早期的夯筑办法。从侧面远望,长城立于山梁之上,若断若续,有如长龙起伏。由此可以想见当年秦代长城的雄姿。
  与长城城墙相结合的是沿边的大量城、障。所谓“城”,本指都邑四周用作防御的城垣,里面的称城,外面的称郭,即《管子·度地》中所说的“内为之城,城外为之郭”。而这里与长城紧密相连的城,是指在长城沿线所修筑的军事要塞,主要用以驻军,也用于住民,以利军民结合,共同守卫边防,开发边疆。如秦始皇三十三年命蒙恬“城河上为塞”,并设置44县,就是在沿黄河筑长城的同时,在各要害处筑了许多城塞,以加强对重点地段的控制和防御。又如在今河北围场境内的秦汉长城遗址旁边,发现许多与长城紧密相连的小城,城的面积不大,城与城之间相距数十里不等,也有的小城建在长城内外的纵深方向,这些城都是用来加强重点地段防御的。所谓“障”,即边塞险要处用作防御的城堡。颜师古在《汉书·武帝纪》中解释说:“汉制,每塞要处,别筑为城,置入镇守,谓之候城,此即障也。”秦制亦当如此,秦始皇三十三年命蒙恬在阳山、北假中“筑亭障以逐戎人”,就是在修建长城的同时修建大量障塞的明证。障与城的区别在于大小不一和作用不同:城比障大,既驻军又住民,用来加强重点地段的防御;障比城小,只住官兵,不住居民,用来加强险要之处的扼守。城和障都是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了这两项设施,长城的防御作用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加强。
  与长城相配套的辅助设施还有大量的亭、燧。亭,本指古代边境上监视敌情的岗亭,有守望、战斗、通信等作用,往往与障、燧相结合,所以常常亭障、亭燧并称。燧,本指古代报警的烽烟,实际设施为一高台,上面有卒瞭望,下面有人守卫,发现敌情则白日燃烟,夜间点火,因而也称作烽火台或狼烟台。长城出现后,亭与燧相结合,成为长城的重要配套设施和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秦始皇命蒙恬“筑长城亭障”,即包括大量的亭、燧在内。亭、燧一般都设在高处,根据地形条件,相距十里左右一个。有些亭、燧分设在长城两侧,以利各段之间互相联络;有些在长城之外向远处延伸,以利提早报警;有些通往首都方向,以利军情尽快上达;还有些通往附近驻军和郡县,以利协调各有关方面的应敌行动。
  秦代万里长城在上述结构体系的基础上,其总体布局具有鲜明的战略特点,即根据敌情和地形的不同,在西北段、北段和东北段分别建立不同纵深和不同层次的防御体系。秦代建都咸阳,关中地区为其根本,自立国以来就曾长期同戎人在关中苦战;匈奴占领河南地区时,对关中的威胁尤为直接而严重。因此,秦代特别重视西北边防的安全,蒙恬出击匈奴的主要方向在这里,修建万里长城的主要工程也在这里,而万里长城在西北段的布局,则由三道边防线构成多层次的纵深体系。第一道边防线即秦昭王时所建的长城,西起临洮东至今内蒙托克托附近的黄河之滨,这是秦初的西北外边,蒙恬曾着重加以维修,后因边境的开拓,遂转为内边。第二道边防线即西起狄道、榆中东至秦昭王长城东端的长城,此为蒙恬所新筑,以河为守,以堤为城,沿河修筑大量要塞并建44县,从而屏蔽北地、陇西、九原三郡,这是秦代西北最重要的一道防线。第三道边防线,即蒙恬在高阙、阳山、北假一带所筑亭障、修复赵武灵王阴山北长城并与燕长城相连,这是秦代最北、最长的一道长城,该长城的西段即构成秦代西北的外边,成为西北第三道防线,用以掩护河南地区和沿河所置列塞。由此可知,秦代万里长城西北段的布局,共有三道防线,纵深达七八百里,从而有效地解除了匈奴对关中的威胁,巩固了关中的安全。除西北段外,万里长城在北段和东北段的布局,则随着匈奴势力的逐渐减弱,分别由二道边防线和一道边防线所构成。北段的二道边防线,即由蒙恬所缮修的赵武灵王阴山南长城和阴山北长城。前者为秦初北境的外边,曾有效地制止了匈奴的南下,后转为内边;后者是秦代北境的外边,将匈奴阻隔在阴山以北,进一步巩固了中原地区的安全。东北段的一道边防线,即由蒙恬所维修的燕长城,主要防御对象是东胡,而东胡不像匈奴那样强大,因此没有建筑多道防御体系,这就是秦代万里长城在战略上的总体布局。
  三、万里长城的作用和意义
  秦代之所以大修万里长城,并不是因为国力虚弱、秦军怯战、故不过匈奴的强大,而是由于古代中原农业经济民族同北方游牧经济民族的矛盾特殊性所致。农业生产需要和平、统一、安定的环境,以利耕耘收获,发展经济和文化。而游牧民族则逐水草而居,飘忽无定,处于向奴隶制转化阶段的匈奴,其统治集团富有侵扰性和掠夺性。中原以大军出击,匈奴则远走他遁;大军一撤,扰掠如故。正如汉人晁错所云:“胡人食肉饮酪,衣皮毛,非有城郭田宅之归居,如飞鸟走兽于广野,美草甘水则止,草尽水竭则移。以是观之,往来转徙,时至时去,此胡人之生业,而中国之所以离南亩也。今使胡人数处转牧行猎于塞下,或当燕代,或当上郡、北地、陇西,以候备塞之卒,卒少则入。陛下不救则边民绝望而有降敌之心。救之,少发则不足,多发远县才至,则胡又去矣。聚而不罢,为费甚大;罢之,则胡复入。如此连年,则中国贫苦而民不安矣”8这就是自战国中期以来秦、赵、燕大修边地长城的根本原因。
  秦始皇深知自己军事力量强大,能够东灭六国,南平百越,“鞭笞天下,威振四海”9,可一举击败匈奴。但是,击败匈奴却不能征服匈奴和占有匈奴,无法改变其生活条件、环境和习性,也无法根除其飘忽无定、出没无常的侵扰之患。正是从一劳永逸的百年大计出发,秦始皇才决定对匈奴采取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一方面从军事上给匈奴以严厉的打击,一方面大修万里长城,确保边防的巩固和国家的安全。从秦代的历史看,万里长城的作用和意义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化短为长,巩固边防。秦军同匈奴军相比,组织严密,装备精良,训练有素,车、步、骑配合协同,长于大规模集团作战,但灵活性和机动性差,受地形条件的限制较多,短于翻山越岭、长途奔袭、分散作战,后勤保障亦十分困难。匈奴军同秦军相比则恰恰相反,没有严格的组织、训练,武器装备比较简单而落后,也没有多兵种的配合,但人人习于骑射,勇于战斗,长于奔驰突袭,“利则进,不利则退,不羞遁走”10,因而能灵活机动,出没无常,分散作战,无须后勤保障。而短于攻城克坚,则是其一大弱点。正因为秦代边防有万里长城作屏障,使匈奴骑兵的活动受到限制,化长为短,难以轻易地出入边塞;而秦军则化短为长,守御有余。故终秦之世,未闻有匈奴犯境之大害,这和万里长城的作用是分不开的。
  二是保障进攻,巩固胜利。蒙恬之所以能够顺利地击败匈奴,这固然要归因于秦军的强大和作战指导的正确,但和他第一阶段认真维修长城是密切相关的。秦匈边界长至万里,倘无长城屏蔽,秦军处处分兵守卫,就难以集中兵力发动战略进攻;即使能发动进攻,匈奴也可以退此进彼,到处周旋和扰乱。正因为长城有效地巩固了边防,保障了秦军侧翼的安全,蒙恬才得以集中数十万大军,在主要战略方向上发动猛烈进攻,迅速取得胜利,一举收复河南,夺得阴山,给了匈奴以很大的打击。匈奴一则由于军事上吃了败仗,二则由于秦边处处有长城掩护,无隙可乘,遂被迫退往阴山以北。蒙恬取得军事上的胜利,进而又第二阶段大修长城,因而巩固了自己的胜利。由此可见,万里长城不仅是防御的重要手段,也是保障进攻、巩固胜利的重要手段。
  三是促进边境地区的开发和建设。万里长城不仅保护了中原地区的经济文化免遭匈奴之破坏,而且对边境地区的开发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秦代在长城沿线设置陇西、北地、上郡、九原、云中、雁门、代郡、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等12郡,有些郡的辖境远出长城之外。这些地区在长城的庇护之下,人民得以安居乐业,土地得到开发,农业生产得到发展。特别是河南地区和黄河沿岸,经秦始皇大批移民和设置44县之后,很快成为新的经济繁荣地区。
  自秦代以后,万里长城为许多封建王朝的统治者所继承,经过2000多年的不断修缮和扩筑,规模越来越宏伟壮观,是我国军事筑城史上的奇迹之一,至今仍引为中华民族的骄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其中关于秦、赵、燕三国边地长城的走向和起止点,本书皆据谭其骧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地图出版社1982年10月第1版)第一册。史书记载和诸家考证各有不同,兹不备述。
  2.《史记·秦始皇本纪》三十二年碣石门刻辞。
  3.参见《水经·河水注》:“始皇令太子扶苏与蒙恬筑长城,起临洮,至于碣石。”《晋书·地理志》:“秦长城起乐浪遂城县。”《地理韵编今释》:“遂城在今朝鲜平壤南。”《通典》:“碣石山在汉乐浪郡遂成县。长城起于此山,东截辽水而入高丽,遗址犹存。”
  4.参见马非百:《秦集史·国防志》第692页,中华书局1982年8月第1版。
  5.参见罗哲文:《长城》第27页,北京出版社1982年2月第1版。
  6.7.《史记·秦始皇本纪》三十三年纪事。
  8.《汉书·晁错传》。
  9.贾谊:《过秦论》上。
  10.《史记·匈奴列传》。
关闭本页     
 
  八达岭特区简介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八达岭长城管理处
地    址 :八达岭长城管理处
邮    编 :102112
传真电话 :010-69121268


      京公网安备11022902000026号



京ICP备18010426号





技术支持:顺荣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