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公告  
首 页 旅游服务 景点介绍 长城图库 最新动态 长城文化 走进长城 大事记 文明旅游
首页 > 长城文化 > 长城史话:
   
  长城画廊
  长城史话
  长城书法
  长城诗集
   
  八达岭长城景区导游图
  交通指南
  购票须知
  购物指南
  游客服务中心
  就餐指南
  常用电话
   
  长城博物馆
  球幕影院
  残长城
  古崖居
  水关长城
  岔道古城
   
  斯斯说创城第二期
  延庆乡亲文明十条
  斯斯说创城第一期
  文明出行
  核心价值观
  文明延庆
  行业规范和诚信经营
  防疫公益广告
  公勺公筷
  文明旅游
  文明健康有你有我
  安全距离,一米间踞
   
  八达岭长城简介
  八达岭荣誉室
  共青团接待站
 
让八达岭长城永驻世界人民心中

关闭本页       
  让八达岭长城永驻世界人民心中

万里长城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为浩大的军事防御工程,也是人类历史上的一大奇迹。1972年世界上第一位登上月球的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回望地球时,看到了人类创造的两项伟大工程:一是荷兰的围海大堤,另一个就是中国的万里长城。

万里长城有千百座名关险隘,而天下“九塞”之一的居庸关外镇八达岭,其地位之险要,历史之悠久,建筑之宏伟,景色之壮观,名声之远大,堪称名关险隘之首,令无数中外游人心慕而神往。它是万里长城的精华,明长城中最杰出的代表。



悠久的历史



八达岭长城位于北京西北60公里处的延庆县境内,是峰峦叠嶂的军都山中的一个山口。明代《长安客话》中说:“……路从此分,四通八达,故名八达岭,是关山最高者”。

八达岭成为军事战略要地,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据《史记》记载和近些年来文物工作者普查,都证明八达岭一带在战国时期筑有长城。而今仍可见残墙、墩台遗址,其走向与今天的明长城大体一致。

一千五百年前的北魏,曾在八达岭一代修筑长城。据《魏书•世祖本纪》记载:北魏拓跋氏太平真君七年(公元446年),在国都平城(今大同)以北修筑长城,名叫“畿上塞围”,东起上谷军都山(今八达岭一代)西至黄河岸。后来到北齐王朝天保六年(公元555年),又修筑长城,西起大同,经军都山八达岭东去,把长城延长到了海边。

明朝初年,明太祖朱元璋曾派大将徐达、冯盛率军在北方筑关制塞,修筑长城。明朝初的一百年间,先后18次大规模修筑长城,形成了东起辽宁丹东鸭绿江畔,西至甘肃嘉峪关,全长14600多华里的万里长城。

明朝弘治十八年(公元1505年)八达岭建关城。公元1568年,为了加强防御,抗倭名将戚继光调来北方,总理蓟、昌、保三镇防务。由于八达岭战略地位的重要,进行了大规模的修筑,进而形成了城关相连、墩堡相望、重城护卫、烽火报警的严密防御体系。八达岭长城的修筑,无论是在建筑工艺水平,还是在防御系统的严密程度,都是以前长城无法比拟的。

历史上的八达岭长城,还是护卫居庸关的门户。从八达岭至今天的南口,中间是一条40里长的峡谷,居庸关关城就建在峡谷之间,这条峡谷因此得名“关沟”。八达岭长城高踞“关沟”北端最高处,这里两峰夹峙,一道中开,居高临下,地势极为险要。古人有“居庸之险,不在关城,而在八达岭”之说,可见当时的居庸关只是一个关城,真正的长城是修建在八达岭的。由于八达岭的特殊地形和地理位置,成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因此在这里修筑长城,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



丰富的文化



八达岭长城是中国万里长城的杰出代表,也是中国长城文化的杰出代表,更是中华民族奉献给全人类的珍贵的文化遗产。它那宏伟壮观的墙体建筑、精美绝伦的砖雕石刻、严密完备的防御系统、数不胜数的诗文碑刻,无不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内涵以及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1991年八达岭长城代表中国万里长城接受了联合国颁发的“世界文化遗产证书”

八达岭关城与两侧长城相连,并建有东、西城门两座,进而形成易守难攻的严密纵深防御系统。关城西城门门楣题有“北门锁钥”四个大字。“北门”指八达岭是居庸关的门户,也是京师的北大门;“锁钥”则是说八达岭关城坚固险要,是举足轻重的关键重镇,就像北京城和居庸关的一把大铁锁。

站在八达岭关城眺望,长城曲折起伏,向南北两峰延伸,巍然矗立于高峰之巅,墙体宽大、结实、坚固、雄伟。八达岭长城的建筑沿循了秦时筑城依山就势、因险阻敌的原则,走最高的山脊,随山脊转折而弯曲,不求取直拉平,以减少切土填方,做到省工省料,坚固实用。墙体上方两侧砌有砖体矮墙,外侧矮墙称雉堞或垛墙,为迎敌之用;内侧矮墙叫宇墙或女儿墙,主要是保护人员安全的作用,显示了“保存自己,打击敌人”的建筑构思。这一切充分反映出古代劳动者设计和建造的精心。

八达岭长城是历史上许多重大事件的见证。第一位经过此地的帝王是秦始皇,他东临碣石之后,途经八达岭取道大同,在驾返咸阳;而肖太后巡幸、元太祖入关、元朝皇帝每年两次往返北京和上都之间、明朝帝王北伐、清代天子亲征……八达岭都是必经之地。至于历代皇亲贵族、文人墨客吟咏八达岭的诗文碑刻更是数不胜数,最早留下诗章的是唐代诗人高适,他在诗中写道:“绝坡水连下,群山云共高”。至于在那民族纷争、金戈铁马的岁月,八达岭更是上演了一幕幕恢弘的史剧。忽必烈入主中原、成吉思汗挥师南下、元惠宗泪洒关沟路、李自成破关入京、慈喜悲凄望京石……到了近代,詹天佑这位我国科学技术的先锋,主持修建了中国第一条铁路就是因为神奇地穿越八达岭而闻名中外。

壮美的景观



万里长城在饱尝了千年岁月的风霜,看尽了前朝后代的兴亡,今天,它已成为一个废弃的古代军事工程,一个最为庞大的文化遗产。然而,在这个最大的古战场上,长城的实用功能消退的同时,它的审美特征、它的精神内涵,却在历史的演进中不断地积淀、增长,一股深厚的历史感升华为一种美感,使长城成了一件巨大的艺术作品。

八达岭长城雄踞于“千山直欲倚天阍,烟峰鸟道云难度”的关沟险隘,关城屹立两山之口,长城扼控群山之巅。它气吞万里的“北门锁钥”,宏伟高大的建筑墙体,精美绝伦的砖雕石刻,气势磅礴的壮丽景观,令无数中外游人神往和慨然。

“塞外关内两重天”,这是古人对八达岭独特自然风光的描绘。这里春可赏桃花盛开,草长莺飞,平原四月芳菲尽,岭上五月杏花繁;夏可观碧涛叠云,雾霭云岚,长龙浮现,雄关飞虹;金秋时节,天高云淡,层林尽染,红叶漫山;入冬,一场寒霜,满山遍野的树木都缀满了晶莹的树挂,恰应了古人:“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意境。而一场大雪过后,又是瑶山粉树,冰沼琼溪,山舞银蛇,银装素裹,好一派北国风光。

著名诗人、书法家、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的一曲佳作,更是道出了八达岭四季风光的绝妙:“叹画图百态又千姿,如此古长城,尽春秋冬夏,星移物转,不改峥嵘。最是春花铺锦,夏绿叠云,展向天边去,神往青冥。漫道红衰翠减,爱丹林浓染,秋气澄清。更冬来莽莽雪岭,玉龙腾春,风光尽收方寸。望关山无限古今情,凭交付几行征雁,万种心声”。

多少年来,每逢红日西落,长城便沉睡在夜幕之中,令无数游客望城兴叹。“实施照亮长城工程,开辟长城夜景观旅游”,这是长城人的伟大创意。1995年10月1日,这一超乎想象的创意成为了现实,八达岭特区投资近400万元,在八达岭长城南一楼至北四楼1500米的范围内,安装了数百盏彩色泛光灯。灯光以金黄色为主基调,间以淡紫、淡绿、淡蓝色相融,长城两侧的植被也披上了绿色的灯光。古老的长城如同一条灿烂辉煌的巨龙飞腾在崇山峻岭与苍松翠柏之间,仿佛把人们带入了一个如梦如幻、瑰丽神奇的艺术境界。



良好的服务



“不到长城非好汉”。八达岭长城自开放至今已累计接待中外游人1.3亿,年平均接待游人500万人次。这种盛况不仅仅是八达岭长城的举世闻名,更在于它优美的景区环境以及良好的景区服务。

新中国成立以后,八达岭长城的文物保护工作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1952年,时任政务院副总理的郭沫若先生提议修复八达岭长城并接待中外游人,从此揭开了八达岭长城新的历史篇章。

1984年,在邓小平同志“爱我中华,修我长城”的伟大号召下,古老雄关更换了新颜,更加焕发出时代的青春。先后修复敌楼19座,城墙3741米,游览面积达1.9万平方米,进一步改善了景区的旅游环境。

近些年来,八达岭景区立足于景区的可持续发展,不断加强景区环境秩序和规划建设的管理力度,并初步完成了重点游览区域的环境整治和商业摊点的外迁工作。复建了关城、南城墙、兵营、守备署、察院公馆等文物古迹;建设了戚继光文化广场、望京文化广场、抗日战争纪念馆、风波园、明清文化街等主题文化景观;建立了景区管理电视监控系统;建设和改造了2个大型停车场、10余座星级标准的免费厕所,更换、设置了统一的景区公共信息图形符号标牌,以及国际直拨电话、急救电话等服务设施。近几年来,新植各种林木20多万株、草坪2万多平方米、摆放和种植各类花卉200多万盆(株),景区绿化率达70%以上。

而今迈步在八达岭长城景区,古老的万里长城雄伟壮观、气势磅礴,仿佛一座巨大的艺术作品点缀于群山与白云之间。景区内,到处是充满韵味的文物景观和古典建筑,到处是洋溢现代文明的鲜花、盆景和绿树,仿佛令人置身于一座庞大的历史与自然完美融合的博物馆。由江泽民总书记亲自题写馆名的中国长城博物馆,以其丰富的馆藏(文物、文字、图片、模型等)和独特的内外观设计向人们讲述了万里长城的“历史沿革”、“建置武备”、“经济文化交流”、“爱我中华、修我长城”等历史内容。而与其毗邻的长城全周影院,则以现代高科技手段向人们展示了一幕幕长城主题的立体画卷:自然风光、长城征战、历史传说……游人仿佛置身于历史与现实交汇的立体空间,身临其境,叹为观止。

1997年,被人们誉为现代文明通向古代文明的八达岭高速公路建成通车,使得到八达岭长城旅游的交通更加便捷。

在不断加强和完善硬件设施的同时,八达岭景区还特别注重强化科学管理和优质服务,竭诚为游人提供优良的秩序和优质的服务。他们把文明服务作为突出任务来抓,在职工中强化“在中国人面前我代表首都,在外国人面前我代表中国”的形象意识,并通过各种教育培训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服务水平。他们在强化综合治理的同时采取公安、工商、市容、文物管理等部门联合执法,统一领导、统一协调、各负其责、责任到人,形成景区秩序层层有人抓,处处有人管,部门密切配合,齐抓共管的管理网络。

近些年来八达岭长城先后被评为:“中国十大风景名胜区之首”;“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之首”;“ 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 首都旅游‘紫荆杯’最佳景区”;“ 全国文明旅游风景区”;“ 全国首批4A级旅游景区”等,并顺利通过了国际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和国际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认证。



外交的丰碑



1954年,周恩来总理陪同印度总理尼赫鲁游览了八达岭长城。这是八达岭长城有历史记载以来,接待的第一位外国领导人。

焕发了时代青春的古老雄关开始了它新的历史使命,它在中国和世界之间铺设了一条鲜红的地毯,用它特殊的方式向世界表达着中国人民爱好和平的友谊之心。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登上八达岭长城,面对长城雄伟壮观的气势,它不无感慨地说:“只有一个伟大的民族,才能创造出一座伟大的长城”。 一位资深的记者曾这样评价尼克松游览八达岭长城:长期以来,长城一直是中国历史上自我依赖和闭关锁国的象征。但是自从尼克松在长城漫步以来,美国总统的游览被用来显示中美两国密切关系的愿望。

也许是历史性的巧合,2002年2月22日,也就是尼克松总统登临八达岭长城后整整30年的时间,美国现任总统乔治·沃克·布什在圆满完成对我国短短30个小时的国事访问后,特意游览了八达岭长城。这也是八达岭长城30年来接待的第四位美国总统。当得知自己所站的位置是当年尼克松总统到达的地点时,布什总统兴趣十足地说:“OK,我要再向前走几步,我要超过尼克松总统当年的纪录”。临行前,应中方陪同人员的邀请,布什总统在签名簿上写下了:“Peace to our people and best wishes”( 祝愿我们的人民永享和平与好运),表达了对中美两国人民的美好祝愿。

迄今,八达岭长城已累计接待中外游人1.3亿人次,其中外国游客1500万人次。先后有尼克松、里根、伊丽莎白二世、撒切尔夫人、明仁天皇、曼德拉、叶利钦等400余位国家元首、政府首脑以及众多的世界风云人物,他们在这里留下历史的足迹,留下对伟大长城的无限感慨,他们在这里播种友谊的种子,唱响和平的心曲。

八达岭长城作为中华民族文明与智慧的象征,作为世界人民向往的旅游胜地,并以其独有的艺术魅力,更加成为全世界热衷和瞩目的文化交流的历史舞台。“八达岭长城元旦国际万人登山节”、“ 龙舞长城——海内外青年相会八达岭”、“ 相逢2000年 迎接新世纪”、“ 八达岭——富士山中日文化交流活动”等一大批传统性文化交流活动的成功举办,既弘扬了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也充分展示了世界各民族文化丰富多彩的艺术魅力,同时也增进了中华民族之间以及世界各民族之间文化的交流与交融,增进了世界各民族人民之间的传统友谊。

2000年7月16日“首届中国八达岭长城国际文化艺术节”在八达岭长城拉开帷幕。艺术节期间来自美国、瑞典、西班牙、日本、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以及中国七大古都的艺术家们表演了极富民族特色的文艺节目。特别需要一提的是由八达岭长城景区发起的“世界文化遗产国际学术研讨会”也在艺术节期间成功举办。这是中国首次由一个景区发起的、高水准的、民间性质的世界文化遗产国际学术研讨盛会。来自埃及金字塔、印度泰姬陵以及中国的兵马俑、承德避暑山庄等世界文化遗产单位的代表、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委员中国委员会代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中国代表处代表、中国长城学会和中国国内50余名著名的文物专家参加了研讨会。与会的代表及文物专家们对世界范围内的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进行了广泛的研讨和交流,增进了友谊,达成了共识。形成并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及安南秘书长提交了6条建议。有关媒体这样评价这次活动说:由一个景区发起并组织的一次国际性世界文化遗产学术研讨会在国内尚属首次,这是一个创举,它必将对新世纪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和利用以及人类的和平与友谊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2002年4月6日,来自台湾、澳洲、巴西、匈牙利、美国等国家和地区的华人代表及社会各界人士170余人相聚八达岭长城,共同发起了“长城·和平”的倡议活动。各界代表纷纷发表讲话,表达和平的愿望以及对祖国统一的美好祝愿。全球华侨华人和平统一促进会主席张曼新先生代表全球华人宣读了《和平宣言》。八达岭特区主任李满先生在欢迎致词中这样讲道:“中华民族是勤劳善良的民族,长城为证,普天下的炎黄儿女都有着强烈的和平愿望,这也是所有热爱和平人们的共同心声。所以在我们为天下炎黄儿女祈福迎祥之时,更要为世界人民呼唤和平,让所有善良的人们都沐浴在和平的阳光之下……”
关闭本页     
 
  八达岭特区简介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八达岭长城管理处
地    址 :八达岭长城管理处
邮    编 :102112
传真电话 :010-69121268


      京公网安备11022902000026号



京ICP备18010426号





技术支持:顺荣科技